
每一首歌代表著一個故事,我們的生活就是由無數個小故事所累積而成的,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小事,透過專業作曲作詞人的描繪,轉身變成一首琅琅上口的流行歌曲。客製化歌曲製作面向十分廣泛,我們從使用者切入做簡單的介紹:
一、個人需求:
大部份來自於想要將生活中對自身具有代表性意義的透過音樂及歌詞做記錄,有可能是一段愛情故事 (婚禮客製化歌曲),也有可能是一段刻苦銘心的回憶…等等等;另外一種來自於已經發行於市場的流行歌曲,歌曲本身已經觸動內心,想要將歌曲做cover重製或改編。
二、商業需求:
音樂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音樂容易讓大家傳唱或是記憶。商業行為上所使用的音樂,從企業的形象歌曲、廣告歌曲、配樂…等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存在意涵。一間企業想要將品牌精神傳遞出來,一首憾動人心的形象歌曲容易讓品牌更容易被看見;一首傳唱度高的廣告歌曲,讓產品銷售提高;配樂雖然不是主角,但配樂可以引導影片的走向及情緒。
為了能讓歌曲的呈現能符合預期的期待,在進行客製化歌曲製作時,如果可以特別留意以下五點,作品的最終呈現將會與您所期待貼近甚至超過你的期待!
(一) 明確的目標與需求:
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風格以及對音樂的認知完全不同,平時聽習慣的音樂類型及習慣人人都不同,因此表達的方式也不同。而業者(音樂工作者)由於平時所接觸的音樂類型多元且廣泛,面對的客戶群也不單侷限於個人或是企業主,所以在初期溝通時時常會遇到雙方共識不對焦或是資訊不對稱的狀況。降低雙方共識的差距的第一步,溝通時一定要清楚告知委託音樂製作歌曲的目的及需求,包括:音樂風格、情感表達,以及適用的場合…等,愈詳細愈有助於業者可以聚焦你對於音樂創作的預期成品,也有助於將創作和製作的方向定位準確,雙方共同釐清並確認對音樂製作案的共識。
(二) 詳盡的發案需求:
一旦雙方有了共識,接下來要展開音樂製作的討論,詳盡的討論會議至關重要。討論的內容須愈具體愈好,最簡單的討論方式,就是提供參考資料,例如:溝通這首歌的風格要像xxx首歌,並且一定要提供影片或音檔的連結供業者聆聽。切記!!千萬不能只要口頭說明,因為流行音樂具有高度自由的空間,尤其是精典作品甚至已經傳唱很多年,翻唱的版本多到數不清,業主(音樂工作者)難以揣測客戶真正心理所想及期待。
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來看,客戶在溝通製作需求時,可能也會面臨「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的想法」、「我不清楚我想要的是什麼,期待業主分享專業建議」的溝通難處,完全可以理解客戶由於非處於專業的一方而無法明確的表達自已的想法!若是溝通是以接案方(音樂工作者)為主軸,建議要找有足夠信任度的業主展開合作,並且積極的參與整個過程,以尊重專業、接受專業建議的方式合作,持續在合作過程中建立雙方的信任度,並建立良好的合作默契。
(三) 評估預算區間:
音樂製作的市場價格區間很廣,並且難以有明確的定義,價格高低會依據業主(音樂工作者)在業界的知名度、專業度、開業年資…等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案件委託時,首先一定要先評估自身預計要投入的預算區間,在此預算範圍內可以先選擇適合的製作規則,並可同時進行預期成果、風險承擔…等評估。
低價格一定就不好嗎?倒也未必!音樂工作者對自身的作品呈現可對應的價值有所不同,所呈現的收費也就有所不同。在進行委託前先做詳盡的網路蒐集,建議至少與2-3間音樂工作者進行接洽,瞭解各家的收費及相關的合作條件(例:,並且依設定的預算區間找到自身感覺可以理解你的業者,信任是委任案件的必要條件,合作過程便能順暢愉快。
(四) 注意修改次數與範圍:
藝術作品包括但不限於音樂、繪畫、攝影…等等皆為非常主觀認定好壞美醜的事物,難以用客觀的條件來評估,當業主所提交的成品與客戶預期不一致時,便會進入修改的環節,修改次數的設定可以提高雙方的溝通效率,會議中將所有需要調整處進行全面的討論,業者依會議記錄進行「全盤性」的修改。
什麼叫做「全盤性」的修改?舉例來說,修改一段旋律,除了旋律的「幾個音」修改之外,有可能編曲要重新製作;作品做好之後發現「調性」要調整,絕非不是編曲軟體重新設定這麼簡單,可能甚至整首歌曲要進行重編。實務上時常遇到的狀況,這次改這個音,下一次改這個旋律,再下一次改其他的編曲,非常有可能會變成一首「四不像」的歌曲,最終的結果就是回到最原始的第一版。不僅雙方勞心勞力時間還會拖很久,雙方的合作關係很容易就破裂。
因此在合作前業主(音樂工作者)一定會在合約中說明清楚案件的修改次數、修改範疇以及額外的修改收費價目。修改次數會依照案件的規模及費用區間而有所不同,透過溝通,確保雙方的期望保持一致,並順利完成歌曲的最終版本。
(五) 著作權與使用權:
音樂創作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的智慧財產權、著作權、使用權…等相關事項。在合作前確認歌曲的著作權和使用權等相關事項,避免未來的法律問題。明確了解歌曲的授權範圍,確保雙方在法律層面的權益。
委託音樂製作之迷思之一,便是「付費後便擁有所有的權益」,這一點務必要有正確的觀念,創作人才會有更多的動力及源源不絕的靈感進行創作。從音樂製作各類型創作型態來說,從流行音樂市場來看,簡單整理如下:
1、詞曲創作:
如果委託進行個人的客製化的詞曲創作,依雙方合作所定業主會提供詞曲創作的「使用權」,授權於客戶在合作訂定可使用年限。一旦年限到期,業主(音樂工作者)即可自行使用該詞曲創作。另外一種,在一開始進行合作時便以「買斷」將詞曲創作的著作權所產生之對等的價金一併支付,「授權使用」與「買斷著作權」的金額至少差距2-3倍以上甚至更多,依雙方所談之條件而訂定合約。
2、編曲:
流行音樂發展至今已經可以有較明確化不同的音樂風格或類型,而不同的音樂風格或類型其編曲的樣式有跡可尋,較不涉及「創作」,因此委託編曲案件不會有著作權的議題,但有極高的可能在不同的場合會聽到類似或是「似曾相識」的編曲,在合理範圍內都不能算是抄襲。
3、配樂:
電影、電視劇、廣告時常會有配樂的需求,除了商業授權的音樂之外,如果進行配樂的委託製作,配樂一旦經過正式發行(擁有國際標準錄音資料代碼ISRC)便擁有著作權,無論是原版使用或是重製作用,皆須經授權以免觸法。
結論
總結而論,透過謹慎的計劃和有效的溝通,客製化歌曲的製作過程將更加順利,確保最終成品完美地符合客戶的期望。客製化歌曲的製作過程中,明確的目標和需求、詳盡的發案討論、合理的預算規劃、準確的修改範圍,以及清晰的著作權確認,無疑是成功的關鍵要素。透過這五項注意事項,我們能夠確保歌曲創作的方向正確,與客戶的期望保持一致。不論是音樂製作人、企業,還是唱片公司,都能從這些原則中受益。謹慎的計劃和充分的合作,將確保每一首客製化歌曲都能夠綻放出獨特的音樂之美,並在各種場合中展現其獨特價值。